时间: 2025-05-01 13:4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8:02
词汇“暴悍”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暴”和“悍”。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暴悍”进行深入分析。
“暴悍”字面意思是指性格或行为上的粗暴和凶悍。其中,“暴”通常指粗暴、猛烈、不温和的行为或态度,“悍”则指凶猛、勇敢、不易屈服的性格。
“暴”和“悍”都是古代汉语词汇,历史悠久。在古代文献中,“暴”常用来形容猛烈的行为,如《左传》中有“暴虎冯河”的用法。“悍”则常用来形容勇敢或凶猛,如《史记》中有“悍勇”的用法。
在**传统文化中,“暴悍”通常被视为负面特质,与儒家倡导的温和、谦逊相悖。然而,在某些历史时期或特定文化背景下,暴悍也可能被视为英雄气概或勇敢的象征。
“暴悍”一词往往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暴力、冲突和不和谐。它可能引发人们对危险或不安的感受。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暴悍的人或行为,可能会感到恐惧或不安。例如,在公共场合遇到暴悍的争吵,可能会选择远离以确保安全。
在诗歌中,可以将“暴悍”与自然界的猛兽或风暴相联系,如“狂风如暴悍的野兽,肆虐着无垠的草原。”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erocious”或“aggressive”,它们在描述性格或行为时也有类似的负面含义。
“暴悍”是一个具有强烈负面情感的词汇,通常用于描述粗暴和凶猛的行为或性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类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通过对“暴悍”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应用和影响。
1.
【暴】
(会意。古文从日,麃声。从日出艹米。本义:晒)。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暴,日干也。曝,俗。 、 《小尔雅》-暴,晒也。 、 《考工记》-书暴诸日。 、 《孟子》-一日暴之。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偃卧日中也。”-暴于南荣。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我使二国暴骨。 、 《颜氏家训·书证》-言日中时必须暴晒,不尔者,失其时也。
【组词】
一暴十寒;暴炙、 暴背、 暴浣
2.
【悍】
(形声。从手,旱声。本义:勇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悍,勇也。 、 《荀子·大略》-悍戇好斗。 、 《汉书·贾谊传》-虽有悍如冯敬者。 、 《汉书·陈汤传》-且其人剽悍。 、 《汉书·吴王濞传》-上患吴会稽轻悍。
【组词】
悍酋、 悍夫、 悍志、 悍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