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9:27
词汇“[琛赂]”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可能的含义和构词法来分析这个词汇。
“琛”字在古汉语中意为珍宝、美玉,常用于形容珍贵的东西。而“赂”字则通常指贿赂,即用财物买通他人。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琛赂”可能指的是用珍贵的物品作为贿赂的手段。
由于“琛赂”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几乎不会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描述用极其珍贵的物品进行贿赂的情景。
由于“琛赂”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琛”字源自古代对珍宝的称呼,而“赂”字则源自古代对贿赂行为的描述。这两个字的组合可能是后人为了特定语境创造的新词。
在古代社会,贿赂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官场和商业交易中。使用珍贵的物品作为贿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物质财富的重视。
提到“琛赂”,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腐败、不公和道德沦丧,因为它涉及到用珍贵物品进行不正当交易的行为。
由于“琛赂”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很少会遇到与它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琛赂”用于描述一个古代故事中的人物为了达到目的而使用珍贵物品进行贿赂的情节。
由于“琛赂”涉及到珍贵物品,可以联想到闪耀的宝石、华丽的珠宝盒等视觉元素,以及与之相关的古典音乐。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琛赂”的词汇,但类似的贿赂行为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存在。
“琛赂”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相对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复杂性。然而,由于其在现代汉语中的不常用,了解它更多是出于文化和历史的兴趣,而非日常交流的必要。
1.
【琛】
(形声。从玉,罙声。本义:珍宝)。
同本义。常作贡物。
【引证】
《说文新附》-琛,宝也。 、 《诗·鲁颂·泮水》-来献其琛。 、 张衡《东京赋》-献琛执贽。 、 左思《吴都赋》-其琛赂则琨瑶之阜。
【组词】
琛贡、 琛宝
2.
【赂】
(形声。从贝,各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赠送财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赂,遗也。 、 《诗·鲁颂·泮水》-大赂南金。 、 《国语·晋语》-骊姬赂二王。 、 《汉书·苏武传》-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 《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而赂之。 、 《汉书·张骞传》-仅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 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
【组词】
赂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