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6:4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6:41:18
口头禅:指一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词语或短语,通常是*惯性的、无意识地说出来的,有时可能并不符合当前的语境。这个词汇源自*,原指和尚不断念诵的佛号或经文,后来泛指人们惯性重复的话语。
口头禅一词源自*,原指和尚念诵的佛号或经文,后来泛指人们惯性重复的话语。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已经失去了*色彩,成为一个描述语言惯的通用词汇。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口头禅可能具有特定的意义和影响。例如,某些口头禅可能被视为不礼貌或不专业,而某些则可能被视为亲切或接地气。
口头禅可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反应。例如,某些口头禅可能让人感到亲切和熟悉,而某些则可能让人感到厌烦或不耐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口头禅。例如,某位老师在课堂上经常重复的“记住这一点”,或者某位朋友在聊天时总是说的“你知道的”。
口头禅可以被巧妙地融入诗歌或故事中,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例如,在描述一个唠叨的人物时,可以写道:“他的口头禅‘老实说’就像他的影子,无论走到哪里都跟着他。”
口头禅可能让人联想到某些特定的声音或画面。例如,听到某人的口头禅“你知道的”,可能会让人想起那个人说话的样子和语气。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口头禅的概念和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的“like”在某些语境下可以作为口头禅使用,而在中文中则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
口头禅是语言惯的一部分,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特点,也受到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了解和分析口头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注意口头禅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信息,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有闻必录’或‘并无能力’的话,都不是向上的负责的记者所该采用的~。
1.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
2.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3.
【禅】
(形声。从示,单声。从“示”的字多与鬼神祭祀有关。本义:古代帝王祭地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禅,祭天也。 、 《风俗通》-正失禅谓壇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