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5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56:57
养老:字面意思是指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和照顾,使其能够安享晚年。基本含义包括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以及精神上的慰藉。
“养老”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最初主要指家族内部对老年成员的供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到社会层面的养老保障体系。
在**文化中,“养老”体现了孝道和家庭责任的重要性。社会背景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涉及政策制定、社会保障、医疗服务等多个层面。
“养老”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温馨、关怀和责任。它可能唤起人们对家庭温暖和晚年生活质量的思考,也可能引发对社会养老体系不足的担忧。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涉及到为家中长辈选择养老院、参与社区养老活动等,这些经历加深了对“养老”一词实际应用的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将“养老”融入对晚年生活的描绘,如:“夕阳下,老屋旁,养老岁月静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老人在公园散步的画面,背景音乐可能是柔和的钢琴曲,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养老”的概念和实践存在差异。例如,西方国家可能更强调个人养老规划和社区支持,而东方国家则更注重家庭养老和孝道文化。
“养老”一词不仅是语言学中的一个词汇,更是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和个体责任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养老”的深入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1.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
2.
【老】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形。本义:年老,衰老)。
五十至七十岁的高龄。
【引证】
《说文》-老,考也。七十曰老。 、 《礼记·曲礼》-七十以上曰老。 、 《国语·吴语》。注:“六十曰耆,七十曰老。”-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以告。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六十称耋,七十称老。”-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 、 《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 、 《管子·海王》注-六十以上为老男,五十以上为老女。 、 《后汉书》-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组词】
老钝、 老家人、 老院子、 老丹青、 老行、 老姐、 老杜、 老羸、 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