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5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55:09
永垂千古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永远流传,千古不朽”。它用来形容某些人或事物的影响力、成就或名声将永远被后人记住,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在文学作品中,永垂千古 常用于赞颂历史上的伟人、英雄或重大**,强调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表达对某人成就的高度评价或对某件事物的持久价值的认可。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文学研究等,这个词汇用于学术讨论,强调某些历史人物或文化作品的不朽地位。
同义词:流芳百世、名垂青史、永垂不朽
反义词: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永垂千古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化,其中“永垂”意为永远流传,“千古”意为千年之久。这个成语体现了人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以及对永恒价值的追求。
在文化中,永垂千古** 常与儒家思想中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相联系,强调个人或事物的价值不仅在于当下,更在于对后世的持续影响。
这个词汇给人以庄重、崇高的感觉,常引发对历史伟人或重大**的敬仰之情。它也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激发对永恒价值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纪念活动中听到过这个词汇,用于表达对已故英雄或先辈的敬意和怀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星辰不灭,永垂千古,
英雄事迹,代代相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历史伟人的画像,背景是绵延的山脉和广阔的天空,象征其影响力如山川般永恒。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庄严的交响乐或古琴曲,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 "live forever in history" 或 "be immortalized in history",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即在历史中留下永恒的印记。
永垂千古 这个词汇不仅是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也是对永恒价值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要思考和创造那些能够超越时间限制的价值和意义。
他希望自己能够~。
1.
【永】
(象形。小篆字形,象水流曲曲折折的样子。本义:水流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永,水长也。象水巠理之长。 、 《诗·周南·汉广》。毛传:“永,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2.
【垂】
(形声。从土,(chuí)声。本义:边疆)。
边疆;边境。 同: 陲
【引证】
《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垂,远边也。 、 《广韵》-垂,疆也。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 、 《战国策·秦策四》-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 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
3.
【千】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千,十百也。
【组词】
千夫、 千门、 千社、 千祀、 总数为一千、 千乘、 千载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引证】
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清丽千眼。
【组词】
千千、 千般、 千寻、 千钟、 千万劫、 千式百样、 成千上万、 白发三千丈、 千丁、 千人坑、 千山、 千百、 千帆、 千和、 千指、 千品、 千度、 千衲、 千骑、 千颦
4.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