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0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0:07
“披肝挂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剖开肝脏,挂起胆囊,形容非常忠诚和勇敢。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为了正义或朋友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表现出极大的忠诚和勇气。
在文学作品中,“披肝挂胆”常用于描述英雄人物或忠臣义士的行为,强调其忠诚和勇敢。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正式或庄重的场合,如演讲或写作中,仍可用来表达深厚的忠诚和勇气。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或文学角色的性格和行为。
同义词:忠心耿耿、肝胆相照、忠贞不渝 反义词:背信弃义、见利忘义、胆小如鼠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表达忠诚和勇气的程度上有所不同,但都与“披肝挂胆”有着相似或相反的含义。
“披肝挂胆”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与古代对忠诚和勇气的象征性表达有关。在古代文学和历史记载中,这个成语被广泛使用,至今仍保留其原始的含义和用法。
在文化中,忠诚和勇气被视为重要的美德。因此,“披肝挂胆”这个成语在社会和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常被用来赞扬那些为了正义和忠诚不惜牺牲自己的人。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感动。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为了正义和忠诚不惜一切代价的英雄人物,他们的行为激励着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为了学生的教育和成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的行为让我想起了“披肝挂胆”这个成语,他就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英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披肝挂胆为正义, 忠诚勇敢心不移。 英雄事迹传千古, 激励后人永不止。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位古代英雄站在战场上,面对敌人,毫不畏惧,展现出披肝挂胆的勇气。结合音乐,我可以想象一首激昂的进行曲,伴随着英雄的壮举,传达出忠诚和勇气的情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ay down one's life”或“give one's life for a friend”,这些表达也强调了牺牲和忠诚,但与“披肝挂胆”相比,它们更侧重于生命的牺牲,而不是具体的身体行为。
通过对“披肝挂胆”这个成语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忠诚和勇气在*文化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它激励着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并在面对困难时展现出无畏的勇气。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和深刻地表达忠诚和勇气的情感。
众将官,当职梦皇上之恩宠,领兵家之大权,在我者披肝挂胆,在尔者并力同心。
1.
【披】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引证】
《说文》-披,从旁持曰披。 、 《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设披周也。 、 《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执披。 、 《仪礼·士丧礼》-执披者旁四人。 、 《仪礼·既夕礼》-设披。
分开;裂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而披其地。 、 《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又披其邑。 、 《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不折必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组词】
竹竿披了;披磔、 披砍、 披榛
2.
【肝】
(形声。从肉,干声。本义:肝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肝,木藏也。 、 《释名·释形体》-肝,榦也。于五行属木,故其体状有枝干。 、 《仪礼·士昏礼》-赞以肝从。 、 《礼记·月令》-祭先肝。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肝肺、 肝鬲、 肝脑、 肝木
3.
【挂】
(形声。从手,圭(guī)声。本义:区别,区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易·系辞传》:“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古本多作画者,此等皆有分别画出之意。陆德明云:“挂,别也。后人乃云悬挂,俗制挂字耳。”-挂,画也。 、 《仪礼·特牲礼》-挂于季指。 、 《庄子·渔夫》。释文:“别也。”-变更易常以掛功名。
4.
【胆】
(形声。从肉,詹声。本义:胆囊。动物体内消化器官之一)。
同本义。通称胆或苦胆。
【引证】
《说文》。俗字作“胆”。-膽,连肝之府也。 、 《素问·灵兰秘典论》。按,形如瓶,长三寸,在肝之短叶间。华佗曰:“胆者,中清之府,号曰将军。主藏而不泻。”-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 《淮南子·精神》。注:“胆,金也。”-胆为云,肝为风,肾为雨。 、 李白《行路难》-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组词】
胆结石、 胆裂、 胆裂魂飞、 胆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