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4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3:26
去雄(emasculation)是一个生物学术语,指的是在植物育种过程中,通过人工手段去除雄性器官(如雄蕊),以防止自花授粉或杂交授粉,从而培育出无籽果实或特定品种的植物。在动物学中,这个词也可以指去除雄性动物的生殖器官,即阉割。
“去雄”一词源自拉丁语“emasculare”,意为“使无男子气概”,后来在生物学中被用来特指去除雄性生殖器官的行为。随着植物育种技术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到植物学领域。
在农业社会中,去雄技术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这种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园艺和植物遗传改良。
“去雄”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剥夺或削弱,因此在情感上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在生物学和农业领域,它则是一个中性甚至积极的术语,因为它代表了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可能不会直接接触到“去雄”这个概念,除非他们从事相关行业或对植物育种感兴趣。
在诗歌中,可以将“去雄”用作比喻,描述某种形式的剥夺或削弱:
如同被去雄的花朵,失去了繁衍的力量, 在寂静的夜里,默默凋零。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去雄后的植物花朵,以及无籽果实的外观。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农业工作中的声音,如剪刀剪切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去雄”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基本概念在农业和生物学领域是普遍存在的。
“去雄”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植物育种和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相关领域的技术和方法。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类专业术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沟通的准确性。
1.
【去】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去,人相违也。 、 《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 《春秋·庄公四年》-纪侯大去其国。 、 《谷梁传》-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 、 《左传·襄公二十年》-武子去所。 、 《战国策·齐策》-不能相去。 、 唐·柳宗元《三戒》-乃去。 、 宋·欧阳修《归田录》-久而不去。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径去。 、 清·魏禧《大铁椎传》-东向驰去。
【组词】
去离、 去任、 去住无门、 去来、 去位
2.
【雄】
(形声。从隹(zhuī),厷(gōng)声。从隹,与鸟有关。本义:公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雄,鸟父也。 、 《诗·小雅·正月》-谁知鸟之雌雄。 、 《诗·邶风·雄雉》-雄雉于飞。 、 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组词】
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