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8:36
冰棍儿 是一种常见的冷冻甜品,通常由水、糖和/或果汁制成,经过冷冻后形成棒状,便于手持食用。它的字面意思是指这种冷冻的棒状甜品。
冰棍儿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冰”和“棍儿”组成,反映了其物理形态和特性。历史演变上,冰棍儿作为一种简单的冷冻甜品,其基本制作方法和形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在**,冰棍儿常常与童年记忆和夏日消暑联系在一起,是许多人共同的童年回忆。在社会背景中,冰棍儿作为一种经济实惠的甜品,深受各年龄层消费者的喜爱。
冰棍儿给人带来清凉、甜蜜的情感体验,常常让人联想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和夏日的欢乐。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夏天的午后,和朋友们一起买冰棍儿,是我们最简单的快乐。
在诗歌中,可以将冰棍儿比喻为夏日的清凉使者:
夏日的骄阳下, 冰棍儿如清凉的使者, 带来一丝丝甜蜜的慰藉。
在不同文化中,冰棍儿的对应词汇和使用情况有所不同。例如,在美国,类似的冷冻甜品被称为“popsicle”,在英国可能被称为“ice lolly”。
冰棍儿作为一个简单而普遍的词汇,承载了许多人的情感记忆和文化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中,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情感的载体,能够唤起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1.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2.
【棍】
棍棒。
【引证】
《元曲选·纪君祥·赵氏孤儿》-是那一个实丕丕将着粗棍敲,打的来痛杀杀精皮掉。
【组词】
大棍;齐眉棍;三节棍;二节棍;大梢子棍;手捎子棍
品行很坏的人。
【引证】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山儿,我如今放你去,若拿得这两个棍徒,将功折罪;若拿不得,二罪俱罚。
【组词】
赌棍;淫棍;恶棍;棍虎;棍类;棍精、 讼棍;棍徒、 棍骗、 棍蠹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