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0:5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0:56:17
执罚:字面意思是指执行处罚,即按照法律规定或规章制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惩罚。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法律、行政管理等领域,指的是对违法行为的正式制裁。
执罚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执”意味着执行或持有,“罚”意味着惩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法律和行政管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保持了其基本含义。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执罚可能被视为维护秩序和正义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法治社会中,执罚是确保法律得到遵守的关键环节。
执罚可能带有一种严肃和正式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法律的权威和公正。它也可能引起人们对违法行为后果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执罚可能与交通违规、学校纪律处分等经历相关。例如,曾经因为超速驾驶而被交警执罚,这次经历让我更加重视遵守交通规则。
在诗歌中,可以将执罚融入到对正义和秩序的探讨中:
在法律的天平上,
执罚是那沉重的砝码,
平衡着正义与罪恶,
守护着秩序的边界。
执罚可能让人联想到法庭的场景,法官的锤子声,以及警察执行任务的画面。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执罚的印象。
在不同语言中,执罚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通常是相似的。例如,英语中的“enforcement”和“penalty”与执罚有相似的含义。
执罚是一个在法律和行政管理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词汇,它代表了法律的执行和秩序的维护。通过对执罚的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法律相关的概念。
1.
【执】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执,捕罪人也。 、 《礼记·檀弓》。注:“拘也。”-而妻妾执。 、 《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使执连尹。 、 《左传·僖公五年》-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被执至南门。
【组词】
执命、 执讯、 执囚、 执问、 执狱
2.
【罚】
(会意。小篆字,从刀,从詈(lì,骂人)。“刀”指刑法。本义:处罚,惩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罰,罪之小者。从刀、从詈,会意。未以刀有所贼,但持刀骂詈则应罚。 、 《墨子经》-罚上报下之罪也。 、 《周礼·司救》。注:“挞击之也。”-三让而罚。 、 《周礼·司市》。注:“播其肆也。”-小刑宪罚。 、 《楚辞·惜诵》-忠所罪以遇罚兮。 、 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清·方苞《狱中杂记》-皆不应重罚。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组词】
罚规、 罚约、 罚弗及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