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0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01:32
春秋齐桓公不听管仲的话﹐任用竖刁﹐专权乱政。桓公死﹐诸子争立﹐陈尸三月不收﹐尸虫流出户外。事见《韩非子.十过》◇因以"虫流"为死不得葬的典实。
1、‘虫流出户’是一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虫子或其他小动物从门缝里或窗户缝里出去的情景。这一成语可以引申为一些不和谐或不善的事情逐渐显露、蔓延。
2、从字面上理解,‘虫’代表着小的生物,‘流出户’则指从家中流出。因此,这个成语不仅可以用来描述虫子,也可以表示一些潜在问题的暴露。
3、此外,这个成语可用来形容小问题或小过错的积累,导致最终的显露和更大的麻烦,具有警示功能,提醒人们及早解决问题。
4、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表达不常用,但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或演讲中,引发读者对生活中隐患的思考。
5、综合起来看,‘虫流出户’不仅仅是字面表述,更是对生活中应注意隐患的警示。
1、家中的小虫子一旦孳生,就像是虫流出户,难以避免。
2、有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像虫流出户一样,越来越严重。
3、她的情绪在公司里表现出来,就仿佛是虫流出户,掩也掩不住。
4、当初的一次小失误,最终导致了大麻烦,就如同虫流出户一样。
5、那条消息一旦被泄露,便成了虫流出户,众人皆知。
1、成语的构成方式与古代汉语中的叠词形式有关,对于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效果的增强具有积极作用。
2、谈及隐患的处理,现代社会中的许多企业会引入风险管理的概念,这与‘虫流出户’的警示有一定的相似性。
3、探讨环境保护时,虫害的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与‘虫流出户’的隐喻可以相辅相成。
4、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们在情绪处理上的隐蔽现象也可视为一种‘虫流出户’,需引发重视。
5、在文学艺术中,类似虫流出户的表现手法常用于隐喻人物内心的挣扎与外部环境的冲突。
那天小虫流出户,大家见了便说怪。
虫流出户,便成烦恼。
小虫流出户,意在警示。
如同虫流出户,终不得安宁。
若虫流出户,祸患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