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5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50:56
“儋石”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用于衡量粮食的重量。在古代,儋石通常等于十斗,而一斗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十升。因此,儋石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计量单位,用于衡量粮食的多少。
在文学作品中,“儋石”可能被用来描述古代社会的经济状况、粮食产量或人民的生计状况。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考古学或农业史的专业领域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同义词:斗、石(古代的另一种计量单位,与儋石类似) 反义词:无(由于“儋石”是一个特定的计量单位,通常不与其他词汇形成反义关系)
“儋石”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它是一个古老的计量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文献和专业领域中仍然保留其重要性。
在古代**,粮食是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基石,因此“儋石”作为一个计量单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和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它也是古代税收和贸易中的一个关键概念。
对于我来说,“儋石”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古代社会的朴素感。它让我联想到古代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粮食对于古代社会的重要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阅读古代文献时遇到过“儋石”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儋石”:
岁月如梭,儋石成堆,
古道边,粮仓满载。
农民的汗水,滴落成河,
滋养了这片古老的土地。
在视觉上,“儋石”让我联想到古代的粮仓和堆积如山的粮食。在听觉上,它可能让我想象到古代市场上粮食交易的喧嚣声。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计量单位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古罗马,“摩迪乌斯”(modius)是一种类似的计量单位。
“儋石”作为一个古代的计量单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太常用,但它在历史学和考古学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和理解这个词汇,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历史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素养。
1.
【儋】
成担货物的计量单位。
【引证】
晋·陶潜《劝农》-儋石不储,饥寒交至。
2.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