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1:22
词汇“照雪”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组合,因此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分析。
“照雪”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照耀在雪上”,其中“照”通常指光线照射,而“雪”则是指雪地或雪景。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阳光照射在雪地上,产生明亮、闪耀的效果。
由于“照雪”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绘冬日雪景的美丽和宁静,如“阳光照雪,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由于“照雪”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它可能是由“照”和“雪”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描述特定的自然景象。
在中国文化中,雪常常被赋予纯洁、美丽的象征意义。因此,“照雪”可能在描述自然美景时,带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感。
“照雪”可能让人联想到冬日的宁静、纯洁和美丽。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冬日温暖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照雪”可能不常被使用,但在描述冬日雪景时,可以用来增添文学色彩和情感表达。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照雪的晨光,轻轻拂过白茫茫的大地,唤醒了沉睡的冬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被阳光照亮的雪地,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结合音乐,可能会选择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冬日宁静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照雪”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描述阳光照射在雪地上的景象来实现。
“照雪”作为一个描述自然景象的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美感。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语言表达,增添文学色彩。
1.
【照】
(形声。从火,昭声,字亦作炤。本义:明亮;光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照,明也。 、 《诗·小雅·正月》-亦孔之炤。 、 《诗·陈风·月出》-月出照兮。 、 《庄子》-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 、 《郯令景君阙铭》-远近照闻。 、 《谯敏碑》-盛德炤明。 、 《荀子·修身》-炤之以祸灾。
【组词】
照彻、 照澄
照射,照耀。
【引证】
《淮南子·本经》-照耀煇煌。 、 《荀子·天论》。注:“炤与照同。”-日月递炤。 、 《楚辞·灵怀》。注:“知也。”-指日月使延照兮。 、 《乐府诗集·陌上桑》-照我秦氏楼。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寒光照铁衣。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 、 明·魏禧《大铁椎传》-星光照旷野。 、 清·姚鼐《登泰山记》-日照城郭。
【组词】
回光反照;照烂、 照覆、 照焕、 照夜、 照灼
2.
【雪】
(会意。从雨,从彗,彗(huì)省声。本义: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谢惠莲《雪赋》题注引《五经通训》-春洩气为雨,雨凝为雪。 、 《左传·隐公九年》-平地尺为大雪。 、 《诗·曹风·蜉虫游》-麻衣如雪。 、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 杜甫《北征》诗-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组词】
雪案萤窗、 雪里鸿、 雪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