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2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21:36
词汇“七始”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七始”字面意思是指七个开始或起始点。在古代文献中,它有时指音乐的七个起始音律,或者指某种周期性的七个起点。
由于“七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与音乐理论或天文历法有关。
由于“七始”的使用场景非常有限,以下是一些假设性的例句:
同义词:七律、七音 反义词:无(由于“七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直接的反义词)
“七始”的词源可能与古代对数字七的神秘崇拜有关,七在许多文化中都有特殊的象征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可能因为它所关联的概念被更现代的术语所取代。
在某些文化中,数字七被认为具有特殊的意义,如七天创世、七大洲、七大洋等。因此,“七始”可能在这些文化背景下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七始”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然而,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和音乐理论的人来说,它可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兴趣。
由于“七始”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很小。
在创作中,可以将“七始”用于描述一个周期性的开始,或者在诗歌中用它来象征新的开始或循环。
由于“七始”与音乐理论有关,可以联想到七个音符的视觉排列,或者七个不同音高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数字七都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因此“七始”可能在不同文化中有类似的对应词汇,用于描述周期性的起点。
“七始”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需要结合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然而,由于其使用场景有限,它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相对较低。
1.
【七】
(指事。从一ㄣ。画以纪数。本义:六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 、 《礼记·月令》-其数七。 、 《汉书·律历志》-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 、 《大戴礼记·易本命》-七主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七。”-七日得。 、 《周礼·考工记》-凡攻木之工七。 、 《诗·邶风·凯风》-有子七人。
【组词】
七宝、 七出、 七年、 七秩、 七雄
2.
【始】
(形声。从女,台声。本义:开头,开始)。
同本义。与“终”相对。
【引证】
《说文》。朱曰:“裁衣之始为初,草木之始为才,人身之始为首为元,筑墙之始为基,开户之始为戽,子孙之始为祖,形生之始为胎。”-始,女之初也。 、 《老子》。注:“始者,道本也。”-无名天地之始。 、 《易·恒》。虞注:“乾为始。”-始求深也。 、 《礼记·经解》-君子慎始。 、 《礼记·昏义》。注:“犹根也。”-礼始于冠。 、 《荀子·王制》-天地者,生之始也。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 方苞《狱中杂记》-始缢即气绝。 、 蔡元培《图画》-始于文艺中兴时代之意大利。
【组词】
始卒、 始室、 始基、 自始至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