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1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19:39
湘裙: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湖南的裙子”,其中“湘”是湖南的别称,“裙”指的是女性下装的一种,通常指长及膝盖以下的裙子。在现代汉语中,“湘裙”并不特指某种具体的裙子款式,而更多地被用作文学或艺术作品中的一个富有地域特色的词汇,用以指代湖南地区的女性服饰或具有湖南特色的裙子。
在文学作品中,“湘裙”常被用来描绘湖南女性的形象,赋予作品一种地域文化的色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湖南文化或服饰时。在专业领域,如服装设计或文化研究中,“湘裙”可能会被用来讨论湖南传统服饰的特点和演变。
同义词:湘裙的同义词可能包括“湖南裙”、“湘绣裙”等,这些词汇都强调了裙子的地域特色。 反义词:由于“湘裙”特指湖南地区的裙子,其反义词可能不那么明确,但如果要找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说“非湘裙”或“外省裙”。
“湘裙”这个词汇的词源直接关联到湖南的地理名称“湘”,以及裙子的基本概念。在历史上,湖南地区的服饰文化有着丰富的传统,湘绣等技艺也影响了当地的服饰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湘裙”可能已经从一个具体的服饰概念演变为一个更广泛的文化符号。
在湖南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湘裙”可能与当地的传统节日、婚嫁习俗以及民间艺术紧密相关。它不仅是服饰的一部分,也是湖南文化多样性和历史传承的体现。
提到“湘裙”,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湖南的美丽风景、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温柔婉约的女性形象。这个词汇可能唤起人们对湖南地域特色的美好情感和联想。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曾参观过湖南的博物馆或文化展览,可能会看到关于湘裙的展示,这加深了对湖南文化特色的理解和欣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湘裙轻摆,映衬着湘江的波光,一抹湖南的温柔,在诗行间缓缓流淌。”
结合湖南的风景图片和当地的传统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湘裙”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它可能让人想到湖南的山水、民俗和音乐。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湘裙”的词汇,但每个文化都有其代表性的服饰词汇,如日本的“和服”、苏格兰的“基尔特”等,这些词汇都承载着各自文化的特色和历史。
通过对“湘裙”的深入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在语言中的多重功能,它不仅是描述性的,也是文化性的。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文化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1.
【湘】
(形声。从水,相声。本义:湘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出今广西桂林府兴安县海阳山,与漓水同源,经湖南长沙府湘阴县至磊石山八为二派,又合入洞庭湖曰湘口,许云入江未详。”-湘,湘水也。出零陵阳海山北入江。 、 《楚辞·涉江》-沈玉躬兮湘汨。 、 《楚辞·渔父》-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组词】
湘灵、 湘帘、 湘累、 湘妃之泪、 湘娥、 湘江旧迹
2.
【裙】
(形声。从衣,君声。《说文》从“巾”。本义:下裳,古代男女都有下裳)。
古指下裳,今专指裙子。
【引证】
《说文》-裙,下裳也。 、 《释名》-裙,下裳也。裙,群也,联接群幅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 《乐府诗集·陌上桑》-缃绮为下裙。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揽裙脱丝履。 、 唐·杜甫《石壕吏》-出入无完裙。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血色罗裙翻酒污。
【组词】
连衣裙;连衫裙;围裙;短裙;超短裙;裙布钗荆、 裙袄、 裙门、 裙刀、 裙幄、 裙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