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3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37:00
词汇“倒言”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方言性质的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我将基于可能的含义进行分析。
“倒言”可能指的是说话颠倒、语无伦次或故意说反话的行为。字面意思可能是“颠倒的言语”。
由于“倒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可能是方言或特定地区的用语。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故意使用“倒言”可能被视为一种幽默或讽刺的手段。
“倒言”可能让人联想到混乱、困惑或不真诚的情感。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
在创作中,可以将“倒言”用于描绘一个思维混乱的角色,或作为情节中的一个转折点。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方式可能存在。
“倒言”作为一个生僻词汇,其使用范围有限,但在特定语境下可以有效地传达特定的情感或状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
1.
【倒】
上下、前后颠倒。
【引证】
《礼记·曲礼》-倒筴侧龟于君前。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倒影江中。
【组词】
倒序、 倒用印、 倒错、 倒景、 倒三不着两
向相反方向移动。
【引证】
李贺《秦王饮酒》-酒酣渴月使倒行。
【组词】
倒车;倒回、 倒兵、 倒仰、 倒跟脚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