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1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10:14
“兼权尚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同时考虑权衡和计算。基本含义是指在做决策或处理问题时,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既要权衡利弊,又要精确计算,以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在文学作品中,“兼权尚计”常用于描述智者或领导者在面对复杂情况时的深思熟虑。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商业、政治或军事策略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兼权尚计”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的兵法和政治哲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含义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决策和问题解决领域。
在**文化中,“兼权尚计”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强调平衡和全面考虑。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被用来评价领导者的智慧和决策能力。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稳重、深思熟虑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复杂情况下能够冷静分析、做出明智决策的人物形象。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个需要兼权尚计的决策时刻。当时,我必须考虑团队的需求、公司的利益以及市场的变化,最终做出了一个平衡各方利益的决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兼权尚计,智者之舟,驶过风波,稳如泰山。”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个智者在书房中,面对地图和文件,深思熟虑的场景。听觉上,可能是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或是智者低沉的思考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eighing the pros and cons”或“calculating the risks and benefit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概念相似。
“兼权尚计”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理解如何全面考虑问题,还提醒我在决策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更加欣赏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其在文化中的深远影响。
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
然而~,明于任使,恭俭忧人,则其始之所以兴。
1.
【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引证】
《说文》-兼,并也。 、 《仪礼·聘礼》。注:“犹两也。”-兼执之,以进。 、 《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兼巾之。 、 《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兼诸弣。 、 《孟子·告子上》-不可得兼。 、 宋·文天祥《 后序》-丞相兼枢密使。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兼百花之长。 、 蔡元培《图画》-兼筑雕刻。
【组词】
兼祧、 兼资、 兼署、 兼味
2.
【权】
(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 、 《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权,黄英。 、 《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 、 《大戴礼记·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
3.
【尚】
(会意。从八,向声。本义:尚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尚,曾也。 、 《诗·王风·免爰》-尚无为。
4.
【计】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計,会算也。 、 《管子·七发》-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 、 《礼记·内则》-学书计。 、 《礼记·月令》-命农计耦耕事。 、 《国语·郑语》。注:“算也。”-计亿事。 、 诸葛亮《出师表》-计日而待。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计日以还。 、 明·魏学洢《核舟记》-而计其长。 、 《聊斋志异·促织》-蹄躈各千计。
【组词】
计会、 计口、 计度、 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