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3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37:18
晦气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不吉利、倒霉、运气不好。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遭遇不幸或不顺利的情况。
晦气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晦”指的是昏暗、不明亮,而“气”则指气场或运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不吉利或不顺利的情况。
在**文化中,晦气与风水、命理等传统信仰有关。人们常常通过改变居住环境或进行特定的仪式来避免或化解晦气。
晦气 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幸、挫折和困难。它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使他们更加谨慎或悲观。
在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晦气的事情,比如丢失了重要的物品或遭遇了意外的失败。这些经历让我更加理解晦气这个词的含义,并在与人交流时更加注意表达方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晦气:
晦气如影随形,
在每个转角等待。
命运的捉弄,
是无奈的叹息。
晦气 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阴暗的天气、沉闷的音乐或悲伤的表情。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不幸和压抑的氛围。
在英语中,与晦气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bad luck”或“misfortune”。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含义,但具体的表达和使用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晦气 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是一个描述不幸的词汇,还与传统文化和信仰紧密相关。通过对晦气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在不同语境中恰当地使用它。
1.
【晦】
(形声。从日,每声。本义: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晦,月尽也。 、 《论衡·四讳》-三十日日月合宿,谓之晦。 、 《左传·成公十七年》-陈不违晦。 、 《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不知晦朔。 、 清·姚鼐《登泰山记》-戊申晦。
【组词】
晦望、 晦景、 晦日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