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4:28
“心醇气和”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心”、“醇”、“气”、“和”。字面意思是指内心纯净、气质温和。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或态度,强调其内心纯洁、态度和蔼、气质温和。
在文学作品中,“心醇气和”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性格或行为,如在古典小说中描述一个贤良淑德的女性角色。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赞美某人的性格或行为方式。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人际关系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一种理想的个人特质。
同义词:
反义词:
“心醇气和”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人品德的重视。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可以追溯到儒家思想中对于“仁”和“和”的追求。
在**文化中,“心醇气和”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和“和”的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种特质在社会交往中被视为一种美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个成语给人以温暖、和谐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春天温暖的阳光和宁静的田园风光。它鼓励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平和的心态,促进社会和谐。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他总是心醇气和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学生遇到什么问题,他都会耐心倾听并给予帮助。这种态度深深影响了我,让我学会了在与人交往时保持平和与耐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心醇气和如春风,
温暖人心抚烦忧。
世间纷扰皆可解,
和风细雨润心田。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宁静的乡村,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小路上,一位老人心醇气和地与孩子们交谈。背景音乐是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entle and kind-hearted”,强调的是温柔和善良的内心。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是相似的。
“心醇气和”这个成语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种个人品质的描述,也是一种社会和谐的追求。在学这个成语的过程中,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平和与耐心,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醇】
(形声。本义:酒味浓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醇,厚也。 、 《汉书·爰盎传》-买二石醇醪。 、 张衡《东京赋》-春醴惟醇。 、 刘基《卖柑者言》-醉醇醲而饫肥鲜者。
【组词】
醇醨、 醇醪、 醇味、 醇旨
3.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4. 【和】 ——用于“搀和”(chānhuo)、“搅和”jiǎohuo、“暖和”nuǎnhuo、“热和”rèhuo、“软和”(ruǎn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