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8:4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8:44:16
“唐古特”是一个较为罕见的词汇,主要用于特定的地理和历史语境中。字面意思上,它指的是居住在西北地区的一个民族群体,即唐古特人,他们是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四川等地。
在文学作品中,“唐古特”可能被用来描述这一民族的风俗、文化或历史。在口语中,除非是在特定的学术讨论或民族研究中,否则这个词汇并不常见。在专业领域,如民族学、历史学中,这个词汇则有其特定的学术意义。
同义词可能包括“**”或“唐古特族”,但这些词汇在指代范围上有所不同。反义词则较为难以确定,因为这个词汇本身具有很强的特定性和专业性。
“唐古特”一词的词源可能与藏语有关,具体的历史演变需要通过专业的历史和语言学研究来确定。在语言中的变化,可能体现在对这一民族群体称呼的变化上。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唐古特”可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文化身份和历史传承。这一民族群体的传统生活方式、**信仰和艺术形式都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对于不熟悉这一词汇的人来说,“唐古特”可能带来一种神秘和遥远的感觉。对于研究者来说,它可能代表着对一个独特文化的探索和尊重。
由于“唐古特”是一个较为专业的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较少遇到与之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唐古特的草原上,风带着古老的歌谣,穿越时空的界限。”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唐古特人的传统服饰和居住环境;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对“唐古特”这一概念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需要通过具体的语言学研究来进行比较。
“唐古特”作为一个特定民族的称呼,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学术研究和特定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1.
【唐】
(形声。小篆作字形。从口,庚声。本义:大话)。
广大。
【引证】
扬雄《甘泉赋》-平原唐其坛曼兮。
【组词】
唐唐、 唐皇
2.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
3.
【特】
(形声。从牛,寺声。本义:雄性的牛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特,朴特,牛父也。 、 《周礼·夏官·校人》-凡马,特居四之一。 、 《玉篇》-特,牡牛也。
【组词】
特处士、 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