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3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39:23
“上窜下跳”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人或动物在空间中上下跳跃移动的样子。基本含义是指动作迅速、活泼好动,有时也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不安分、浮躁或忙碌不停。
“上窜下跳”作为一个成语,其词源较为普通,主要是通过日常观察动物或人的行为而形成的描述性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字面意思,还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和行为描述的含义。
在文化中,这个词汇常用来形容孩子的活泼可爱,也反映了人对于儿童活泼天性的认可和喜爱。同时,在社会交往中,如果用来形容成年人,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评价,暗示其行为不够稳重。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活泼、生动和充满活力的。联想上,可能会想到孩子们在游乐场上的欢乐场景,或是小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自由活动。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描述一个特别活跃的小侄子时使用过这个词汇,他总是在家里跑来跑去,上窜下跳,给家庭带来了许多欢乐。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小鹿在林间上窜下跳,生命的旋律在绿叶间轻轻奏响。”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群孩子在草地上追逐嬉戏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和脚步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opping around”或“jumping up and dow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活泼和不安分的意思相似。
“上窜下跳”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生动和形象的表达,能够很好地传达出活泼、不安分或忙碌的状态。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交流更加生动和有趣。
上窜下跳,根据需要打出各种不同的旗号,把厂长的事情办成。
他~终于将儿子安排到重要的岗位。
1.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2.
【窜】
(会意。从鼠,从穴。老鼠在洞穴里,表示“隐匿”、“逃窜”。简化为“窜”,形声,从穴,串声。本义:躲藏)。
奔逃。
【组词】
逃窜、 窜亡、 窜走
3.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4.
【跳】
(形声。从足,兆声。本义: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跳,…一曰跃也。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特跳此者。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