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7:11
治行(zhì xí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治理行为”或“管理行动”。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指的是政府或管理者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公共利益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
“治行”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治”指的是治理、管理,“行”指的是行为、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其具体应用和强调的方面可能有所不同。
在**传统文化中,“治行”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仁政”相联系,强调以民为本,以德治国。在现代社会,随着民主和法治观念的普及,“治行”更加强调透明度和公正性。
“治行”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正面的,因为它通常与有效的管理和公共利益的促进相关联。它让我联想到一个有序、和谐的社会。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过社区治理的项目,亲身体验了“治行”在实际操作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治行”:
晨曦初照,治行启新,
街道整洁,人心安宁。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市长在市政厅前发表讲话,背景是整洁的街道和有序的交通,这幅画面与“治行”的正面形象相呼应。
在英语中,“治行”可以对应为“governance”或“administration”,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强调的方面可能有所不同。
“治行”是一个富有深度的词汇,它不仅涉及具体的治理行为,还与文化、社会和政治紧密相关。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治行”对于把握社会现象和公共政策至关重要。
1.
【治】
(形声。从水,台声。①(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同引申义。
【引证】
郦道元《水经注》-昔禹治洪水。 、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民治渠。 、 《聊斋志异·小翠》-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 、 《史记·孝武本纪》-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
【组词】
治酒、 治步、 治任、 治行、 治缮、 治茸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