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4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44:58
词汇“坌工”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方言性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以下分析:
“坌工”一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坌”和“工”。其中,“坌”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其基本含义是指泥土、尘埃等松散物质堆积的样子,也有挖掘、堆积的意思。而“工”字则指工人或工作。结合起来,“坌工”可能指的是从事挖掘、堆积泥土等工作的工人,或者是指这类工作本身。
由于“坌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或方言中,它可能用来描述特定的劳动工作。
“坌”字在古代汉语中有明确的意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字的使用频率降低,导致“坌工”这一词汇也逐渐淡出日常语言。
在古代社会,坌工可能是指那些从事基础建设的劳动者,他们的工作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
提到“坌工”,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辛勤劳动、汗水和泥土,以及那些默默无闻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劳动者。
(由于“坌工”不常见,个人经历可能较少)
在诗歌中,可以将“坌工”用作象征,代表那些默默付出的劳动者:
晨曦中,坌工的铁锹
翻动着大地的肌肤,
每一粒泥土,都承载着
他们无声的汗水与希望。
想象一群坌工在工地上辛勤工作的场景,可以联想到泥土的气味、铁锹与土地摩擦的声音,以及劳动者们坚实的背影。
(由于“坌工”特定性较强,跨文化比较不明显)
“坌工”这一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反映了语言中对于特定劳动工作的描述。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历史变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些特定词汇也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文化知识。
1.
【坌】
尘埃。
【引证】
元好问《戊戌十月山阳雨夜》-霏霏散浮烟,霭霭集微坌。
【组词】
微坌
指尘土飞扬着落在物体上。
【引证】
《四十二章经》-逆风扬尘,尘不及彼,还坌己身。
【组词】
坌并、 坌起
2.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