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9:16
词汇“墨士”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墨”通常指墨水,用于书写;“士”可以指学者、士人或有一定学识和修养的人。因此,“墨士”可以理解为与书写、文学或学术相关的人士。
“墨士”可以解释为擅长或从事文学、书法等与墨水相关艺术的人,或者指有文化修养的学者。
在文学语境中,“墨士”可能指代文人墨客,如诗人、作家或书法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文化或学术圈子中。
由于“墨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墨”和“士”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形容特定类型的文化人。
在**传统文化中,墨士可能与文人墨客、士大夫等概念相关,代表了文化修养和艺术追求。
提到“墨士”,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文人雅士的形象,如穿着长衫,手持毛笔,面带微笑,给人一种文雅、深沉的感觉。
在现代社会,虽然“墨士”不常用于日常交流,但在特定的文化活动或学术讨论中,可能会用来形容那些对文学艺术有深厚造诣的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墨士挥毫,字字珠玑,墨香四溢,传承千年。”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文人的书房,墙上挂着书法作品,桌上摆放着文房四宝。听觉上,可能会想象到毛笔在宣纸上滑动的沙沙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如“文人”、“艺术家”等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墨士”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传统文化中对文学艺术的尊重和推崇。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人的生活和创作。
1.
【墨】
(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墨,书墨也。 、 《庄子·田子方》-舐笔和墨。 、 《周礼·占人》-史占墨。 、 《周礼·卜师》。注:“熟灼之,明其兆。”-致其墨。
【组词】
墨丸、 墨本、 墨工、 墨妆、 墨路
2.
【士】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士,事也。 、 《白虎通·爵》-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 、 《汉书·食货志》-学以居位曰士。 、 《后汉书·仲长统传》-以才智用者谓之士。 、 《周书》-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 、 《书·牧誓》-是以为大夫卿士。 、 《礼记·曲礼》-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 、 《马伶传》-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 唐·韩愈《原毁》-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组词】
士子、 士夫、 勇士;壮士;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