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02 00:3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0:31:16
“狱司”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管理监狱的官员或机构。在古代**,狱司通常指的是负责监狱管理、刑罚执行和犯人监管的官方职务或部门。
在文学作品中,“狱司”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阴暗、严酷的环境,或者象征法律的严厉和无情。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法律或历史相关的讨论中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法律史或刑事司法研究中,“狱司”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狱司”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狱”指监狱,“司”指管理或负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在**古代社会,狱司是司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维护社会秩序和执行法律。在传统文化中,狱司往往与严厉、公正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提到“狱司”,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法律的权威、监狱的阴暗和犯人的苦难。这个词汇可能引发人们对正义与惩罚的深层次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或观看古装剧时可能会遇到。例如,在讨论古代法律制度时,可能会提到狱司的角色和职责。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狱司”来象征法律的冷酷和不可违抗:
铁窗之内,狱司的目光如刃,
每一声铁链的响动,都是对自由的哀悼。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监狱的画面,狱司严肃地站在一旁,监视着犯人。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铁链的响声或犯人的低语。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prison warden”(监狱长)或“jailer”(狱卒),它们在功能和形象上与“狱司”相似,但具体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狱司”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多,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的司法体系和社会结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专业术语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1.
【狱】
讼案。
【引证】
《国语·周语》-夫君臣无狱。 、 《易·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组词】
狱辞、 狱文、 狱主
刑狱。
【引证】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组词】
文字狱;动辄兴狱;狱牒、 狱牍、 狱事、 狱法
2.
【司】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个人用口发布命令,有统治、管理义。从反后,意思说,与帝王“后”相对为“司”,即有司。本义:职掌,主管)。
同本义(含负责掌握、处理之意)。
【引证】
《说文》-司,臣司事于外者。 、 《广雅》-司,臣也。 、 《小尔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司,主也。 、 《周礼·师氏》-司王朝。 、 《广雅》-司,主也。 、 《礼记·曲礼》。疏:“凡言司者,总其领也。”-曰司徒。 、 《韩非子·三守》-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 、 《韩非子·扬权》-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 、 宋·苏轼《教战守》-役民之司盗者,授之以击刺之术。
【组词】
各司其事;司籍、 司掌、 司方、 司铎、 司衡、 司勋、 司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