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2:23
价目: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列表,通常用于商业交易中,明确标示出不同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价目这个词源于汉语,由“价”和“目”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价”指价格,“目”指项目或条目,合起来即指价格的条目。随着商业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商业交易中的常用词汇。
在现代社会,价目是商业透明度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体现。在某些文化中,公开透明的价目被视为诚信的标志,而在其他文化中,价目可能被视为商业策略的一部分。
价目可能让人联想到购物、消费和经济活动。对于消费者来说,价目可能带来期待或担忧,期待找到性价比高的商品,担忧价格过高。
在日常生活中,价目无处不在,从超市的商品标签到餐厅的菜单,价目帮助我们做出消费决策。
在诗歌中,价目可以被用来比喻人生的价值: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一份无形的价目表,上面标示着他们的爱、梦想和牺牲。”
在不同语言中,价目的表达方式各异,但其核心意义相似,都是指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列表。例如,英语中的“price list”或“menu”。
价目是商业交易中的基本元素,它不仅反映了商品的价值,也影响了消费者的决策。在学习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价目是理解商业文化和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部分。
1.
【价】
用于句尾,相当于“的”、“似的”。
【引证】
《水浒全传》-只听得一声震天价响,那尊金刚从台基上倒撞下来。
2.
【目】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目,人眼,象形。 、 《礼记·郊特牲。》-目者,气之清明者也。 、 《韩诗外传》-目者,心之符也。 、 《易·小畜卦》-夫妻反目。 、 《左传·宣公二年》-睅其目,皤其腹。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满目萧然。 、 晋·干宝《搜神记》-瞋目大怒。 、 《聊斋志异·狼三则》-目似瞑。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目不忍睹。
【组词】
目不斜视、 目见耳闻、 目治手营、 目空一世、 目眩神摇、 目无下尘、 目耗、 目指、 目眦、 目珠、 目睛、 目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