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3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33:29
“任达不拘”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自由散漫,不拘泥于常规或传统,有时也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暗示缺乏自制力或责任感。
“任达不拘”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由与约束的辩证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使用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贬义逐渐转变为中性甚至褒义的描述。
在**传统文化中,“任达不拘”常常与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相联系,强调顺应自然,不强求。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更多地被用来描述那些敢于挑战传统、追求个性的人。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复杂的,一方面它代表了自由和创新,另一方面也可能暗示缺乏责任感和稳定性。在表达上,它常用于描述那些我行我素、不受世俗约束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任达不拘的朋友,他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总是与众不同,给我带来了很多新鲜的视角和启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任达不拘的风,吹散了世俗的尘埃,带来了自由的气息。”
视觉上,我联想到一幅描绘自由飞翔的鸟的画作;听觉上,我联想到一首节奏自由、旋律奔放的音乐作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ree-spirited”或“unconventional”,它们都强调了个性的自由和非传统性。
“任达不拘”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库,还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那些追求自由和创新的人。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成语的理解更加全面,也更能灵活运用在不同的语境中。
1.
【任】
(形声。从人,壬(rén)声。甲骨文字形。壬是任的初文。壬即担荷的担子的竖立形。本义:挑担;荷;肩负)。
同本义。
【引证】
郭璞《江赋》-悲灵均之任石。 、 《诗·大雅·生民》。注:“任,犹抱也。”-是任是负。 、 《国语·齐语》。注:“任,抱也。”-负任担荷。 、 《国语·齐语》。注;“犹抱也。”-负任儋荷。 、 《楚辞·悲回风》-任重石之何益。
【组词】
任石、 任车、 任负
2.
【达】
(形声。从辵(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同本义。泛指畅通。
【引证】
《说文》-达,行不相遇也。 、 《广雅》-达,通也。 、 《礼记·内则》-左右达为夹室,所以相隔。 、 《国语·吴语》-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 、 《虞书》-达四聪。 、 《书·禹贡》-达于河。 、 《周礼·大宰》-七曰达吏。 、 《仪礼·士昏礼》-下达。 、 《礼记·中庸》-天下达道。 、 唐·李朝威《柳毅传》-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屋极有窗以达气。
【组词】
四通八达;达越、 达乡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拘】
(会意。从手,从句,句亦声。本义:拘留,拘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拘,止也。 、 《易·说卦》传-艮为拘随物系之。 、 《易·随》-拘系之乃从。 、 《周易》-盖文王拘而演。 、 《韩非子·十过》-狎徐君,拘齐庆封。
【组词】
拘证、 拘刷、 拘究、 拘制、 拘责、 拘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