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4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2:58
词汇“株距”是一个专业术语,主要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株距”进行深入分析:
“株距”指的是在种植作物时,相邻两株植物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可以根据作物的种类、生长*性以及预期的产量和质量来确定。株距的合理设置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光照利用、病虫害防治以及最终的产量和品质都有重要影响。
“株距”一词源于汉语,由“株”和“距”两个字组成。“株”指植物的茎或树干,“距”指距离。在古代农业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其含义和应用范围逐渐明确和细化。
在**传统农业文化中,合理的株距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古代农书如《齐民要术》中就有关于株距的详细论述,体现了古人对农业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实践经验。
提到“株距”,我联想到的是田园风光、丰收的景象以及农民的辛勤劳动。这个词汇让我感受到自然与人类劳动的和谐,以及对农作物生长规律的尊重。
在我的家乡,农民们在种植水稻时,会根据不同品种和土壤条件调整株距,以确保每株水稻都能得到充足的光照和养分,从而提高产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株距”:
绿野上,稻浪翻滚,
株距间,阳光洒落。
每一株,都是希望的种子,
在勤劳的手中,绽放丰饶。
想象一片稻田,株距均匀,阳光透过稻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耳边仿佛能听到风吹过稻田的沙沙声,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
在不同语言中,“株距”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核心概念是相通的。例如,在英语中,可以用“plant spacing”或“row spacing”来表示。
通过对“株距”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农业技术中的细节和科学性。这个词汇不仅在专业领域有重要意义,也让我对农业文化和自然规律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注重这些专业术语的准确使用,以提升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株】
(形声。从木,朱声。本义:露出地面的树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今语转曰桩。-株,木根也。 、 《史记·平准书》。集解:“根蒂也。”-命曰株送徒。 、 《列子·黄帝》。释文:“枯树本也。”-若厥株驹。 、 《韩非子·五蠹》-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
【距】
(形声。从足,巨声。本义:鸡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距,鸡距也。 、 《左传》-后阺为之金距。 、 《汉书·五行志》。注:“距,鸡附足骨,斗时所用刺之。”-不鸣不将无距。 、 《淮南子·原道》-虽有钩针芒距。 、 《仪礼·少牢礼》。注:“胫中当横节也。”-长皆及俎距。 、 《列子》-公输之刻凤也,冠距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