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2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2:18
宗庙社稷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宗”、“庙”、“社”和“稷”。字面意思如下:
基本含义是指古代帝王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场所,象征国家的根本和政权的基础。
在文学作品中,“宗庙社稷”常用来象征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或者用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在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直接使用,更多出现在正式或历史文献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这个词汇用于描述古代的祭祀制度和**信仰。
“宗庙社稷”源自古代的和政治制度。在周朝,宗庙是祭祀祖先的地方,社稷则是祭祀土地和谷神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成为国家象征的代名词。
在**传统文化中,宗庙社稷象征着国家的根基和民族的凝聚力。在社会动荡或政权更迭时,宗庙社稷的安危常被视为国家命运的象征。
这个词汇给人以庄重、神圣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礼仪和秩序。它也让人思考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在历史学*中,我了解到宗庙社稷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这让我对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宗庙社稷巍峨立,千年风雨不动摇。”
想象一座古老的宗庙,周围是庄严的石雕和飘扬的旗帜,耳边仿佛能听到古代祭祀时的钟声和鼓声。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的神社和印度的寺庙,也有类似的**和政治象征意义,但具体的形式和内涵各有不同。
“宗庙社稷”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古代的*和政治制度,也反映了国家与民族的深层联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
天子为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
1.
【宗】
(会意。从宀示。示,神祇,宀,房屋。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本义:宗庙,祖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宗,尊祖庙也。 、 《虞书》。传:“主郊庙之官。”-汝作秩宗。 、 《周礼·肆师》-凡师甸用牲于社宗。 、 《仪礼·士昏礼》-承我宗事。 、 《诗·大雅·凫鹥》-既燕于宗。 、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无宁以为宗羞? 、 《孔子家语》-故筑为宫室,设为宗祧。
【组词】
宗守、 宗邑、 宗稷、 宗仪、 宗彝、 宗器
2.
【庙】
(形声。从广(yǎn),朝声。“广”与建筑物有关。本义:宗庙,供奉祭祀祖先的处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作宗庙尊先祖貌也。-廟,尊先祖貌也。 、 《广雅·释天》-庙祧坛墠,鬼祭先祖也。 、 《尔雅·释宫》-室有东西厢曰庙,无曰寝。 、 《礼记·月令》。注:“前曰庙,后曰寝。”-寝庙必备。 、 《周礼·祭仆》。注:“高祖以下也。始祖曰大庙。”-复于小庙。 、 《礼记·明堂位》。按,周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天子明堂。 、 《战国策·齐策四》-庙成。 、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堕。 、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庙在山之西蔍,额曰“惠济”。 、 《搜神记》-至八月朝,诣庙中坐。 、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藏之于庙。
【组词】
少年告庙;庙视道士、 庙主、 庙见、 庙祝、 庙貌、 庙堂、 庙社
3.
【社】
(会意。从示从土。土亦声。社土同字。本义:土地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社,地主也。 、 《春秋传》-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 、 《论衡·顺鼓》-社,土也。 、 《诗·小雅·甫田》。传:“社,后土也。”-以社以方。 、 《礼记·月令·仲春》。注:“社,后土也。”-命民社。 、 《荀子·礼论》。注:“社,土神。”-故社,祭社也。 、 《国语·鲁语上》。注:“社,后土之神也。”-故祀以为社。 、 《白虎通·社稷》-不谓之“土”何?封土为社,故变名谓之“社”,利于众土也。
4.
【稷】
(形声。从禾,畟(cè)声。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稷谷)。
植物名。我国古老的食用作物,即粟。一说为不粘的黍。又说为高粱。
【引证】
《说文》-稷,齌也。五谷之长。 、 《国语·晋语》。注:“粱也。”按,千谷粟三者为黍,稷稻梁之大名。梁则今小米子之大而不黏者,与稷别。-黍稷无成。 、 《本草纲目》-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稷。 、 《尔雅·释草》注-稷,粟也。 、 《广雅疏证》-稷,今人谓之高粱。
【组词】
稷食、 稷饭、 稷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