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6:22
[圩田] 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一种农业用地类型。字面意思是指在河流、湖泊等水体周围,通过人工筑堤围起来的田地,用以防止水患,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这种田地通常在**的江南水乡地区较为常见,是一种传统的水利工程和农业生产方式。
在文学作品中,[圩田] 常常被用来描绘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光,如诗句“圩田绿意浓,水乡春色好”。在口语中,农民可能会直接用“圩田”来指代他们耕作的田地。在专业领域,如水利工程或农业科学中,[圩田] 则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以描述这种特殊的水利设施和耕作方式。
同义词:围田、堤田 反义词:旱田(指没有水利设施,依靠自然降雨的田地)
[圩田]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圩”字原指堤坝,后来扩展到指代这种由堤坝围起来的田地。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圩田的建造和管理方式也在不断演变,但其基本概念和用途保持不变。
在**江南地区,圩田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式,也是当地文化的一部分。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同时也是当地人民智慧和勤劳的象征。
[圩田] 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宁静的田园风光、勤劳的农民和丰收的景象。它传递出一种平和、勤劳和希望的情感。
在我的家乡,每年春耕时节,村民们都会一起修缮圩田的堤坝,这不仅是一项农活,也是一种社区团结的体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圩田如镜,映照着天边的云彩,农人的歌声在风中飘荡。”
想象一幅画面:绿油油的圩田,水波荡漾,远处有农民在劳作,耳边是鸟鸣和水声,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满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农业用地可能被称为“polders”(荷兰的围垦地),虽然具体实施和名称不同,但都是通过人工手段改造自然环境,以适应农业生产。
[圩田] 这个词不仅是一个农业术语,也是*江南地区文化和历史的缩影。它让我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传统农业智慧的现代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