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2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20:39
“七起八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事物或情况起伏不定,变化多端。它形象地描述了事物状态的不稳定性,常常用来形容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波动和不确定性。
在文学作品中,“七起八落”常用来描绘人物命运的坎坷或故事情节的曲折。在口语交流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来形容股市的波动、个人情绪的变化或工作中的起伏。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心理学,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分析市场波动或情绪波动。
“七起八落”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数字“七”和“八”的特殊象征意义,这两个数字在传统文化中常与变化和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各种不稳定的情况。
在**文化中,“七起八落”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起伏不定的普遍认识。它强调了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同时也鼓励人们面对变化时保持坚韧和适应性。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复杂和多变的。它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同时也提醒我要有应对变化的准备和能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用“七起八落”来形容我的职业生涯,因为它确实经历了许多起伏和变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七起八落的人生,如同海浪般汹涌,每一次跌宕,都是成长的痕迹。”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幅描绘海浪的画作,海浪的起伏不定象征着“七起八落”。听觉上,海浪的声音也能唤起这种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ps and downs”,它也用来形容生活中的起伏和变化。
“七起八落”这个词汇深刻地描绘了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变化,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复杂多变的世界。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生活中的变化是常态,而适应和应对变化是必要的技能。
1.
【七】
(指事。从一ㄣ。画以纪数。本义:六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 、 《礼记·月令》-其数七。 、 《汉书·律历志》-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 、 《大戴礼记·易本命》-七主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七。”-七日得。 、 《周礼·考工记》-凡攻木之工七。 、 《诗·邶风·凯风》-有子七人。
【组词】
七宝、 七出、 七年、 七秩、 七雄
2.
【起】
(形声。从走,己声。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起,能立也。 、 《庄子·齐物论》-曩子坐,今子起。 、 《诗·小雅·沔水》-载起载行。 、 《礼记·曲礼》-请业则起。 、 《墨子·公输》-子墨子起。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夫起大呼。
3.
【八】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今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七加一的和。
【引证】
《玉篇》-八,数也。 、 《诗·小雅·伐木》-陈馈八簋。 、 《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地理以八制。 、 《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八者,维纲也。 、 《左传·襄公九年》-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 、 《尚书大传》-八眉者,如八字。 、 《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 、 《书·舜典》-八音克谐。 、 《战国策·燕策》-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八世。
【组词】
八音、 八拜
4. 【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