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3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38:33
“上朝”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官员前往朝廷参加朝会,即主持的正式会议。在古代,这是官员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用于讨论国家大事、汇报工作、接受指令等。
“上朝”一词源于古代**的官僚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含义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古代**,上朝是官员身份和职责的象征,也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
“上朝”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庄严和神秘,以及官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在现代生活中,“上朝”可能被用来形容参加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或活动,尤其是在需要严肃对待的场合。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光初照,百官上朝,金銮殿上,议国是,谋民福。”
结合古代宫廷的图片或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上朝”的氛围和场景,如宫廷乐曲和宫殿的宏伟建筑。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上议会”或“上法庭”,但都没有“上朝”所特有的宫廷和皇权的意味。
“上朝”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古代*的政治制度,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
1.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2.
【朝】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朝,旦也。 、 《尔雅·释诂》-朝,早也。 、 《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 、 《礼记·祭义》。注:“朝,日出时也。”-周人祭日以朝及誾。 、 《诗·商颂·那》-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 《水经注·江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乐府诗集·长歌行》-朝露待日晞。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朝雨浥轻尘。 、 唐·杜牧《阿房宫赋》-朝歌夜弦。(弦:弹琴。)
【组词】
朝雉徒歌、 朝趁暮食、 朝上;朝夕乌、 朝夕相处、 朝日、 朝旦;朝不及夕、 朝升暮合、 朝成暮遍、 朝成暮毁、 朝夷暮跖、 朝欢暮乐、 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