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3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34:13
词汇“叹恨”的字面意思是指因不满、遗憾或悲伤而发出的叹息和怨恨。它通常用来描述一种深沉的情感状态,其中包含了失望和愤怒的成分。
在文学作品中,“叹恨”常常用来表达主人公对命运不公或爱情悲剧的感慨。例如,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可能会用“叹恨”来表达对逝去时光或未竟事业的遗憾。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表达强烈情感时,人们可能会使用类似的表达方式。
同义词“怨叹”和“悲叹”都强调了情感的负面性质,但“怨叹”更多指向对某人或某事的责怪,而“悲叹”则更多指向对不幸或损失的哀伤。
“叹恨”一词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仍然保留了其原始的情感色彩。
在**文化中,“叹恨”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仁”和“礼”相联系,表达了对不公和失礼的强烈反感。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批评不公正的社会现象或个人行为。
“叹恨”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压抑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理想的人们,他们的叹息和怨恨仿佛穿越时空,触动着每一个倾听者的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观看一部历史剧时听到“叹恨”这个词,它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剧中人物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执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叹恨”:
岁月如梭,叹恨未酬,
英雄泪,洒满古道秋。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战场或宫廷的画面,其中的人物面带愁容,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叹恨。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悲伤的古筝或二胡曲目,来增强“叹恨”的情感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情感可以用“lament”或“resentment”来表达,但这些词并不完全等同于“叹恨”,因为它们缺少了叹息这一动作的成分。
通过对“叹恨”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在表达深层次情感时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载体,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触动人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丰富我的语言库和提升表达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叹】
(形声。从欠(另一繁体从“口”),“難”省声。欠,打呵欠,与出气有关。本义:叹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叹,吞叹也。一曰太息也。 、 《墨子·备梯》-禽子再拜而叹。 、 《礼记·坊记》-戏而不叹。 、 《庄子·秋水》-望洋向若而叹。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皆叹惋。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默叹曰。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婉贞微叹曰。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叹借者之用。
【组词】
叹气嗐声、 叹恨、 叹憾、 叹笑、 叹悔、 叹喟、 叹嗟、 叹想、 叹诧、 长叹;叹一口气
2.
【恨】
(形声。从心,艮(gèn)声。本义:怀恨在心,怨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恨,怨也。 、 《国语·周语下》-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 、 唐·杜甫《兵车行》-役夫敢申恨。 、 唐·李朝威《柳毅传》-恨贯肌骨。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国之恨。
【组词】
恨命、 恨恨、 恨穷发极、 恨五骂六、 恨如头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