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5:10
护城壕:字面意思是指围绕城堡或城墙挖掘的壕沟,用于防御敌人的进攻。它是一种古老的防御工事,通常与城墙配合使用,以增加城市的防御能力。
护城壕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护”意为保护,“城”指城市,“壕”则是指挖掘的沟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其基本含义,但在使用频率上有所减少。
在古代,护城壕是城市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安全和防御的重视。在现代,护城壕更多地成为历史遗迹,象征着过去的战争和防御技术。
护城壕往往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历史、战争的残酷和防御的智慧。它可能唤起一种对过去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思考。
在参观一些历史古城时,我曾亲眼见到过护城壕,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防御的巧妙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护城壕可以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岁月如刀,刻画着护城壕的轮廓,
历史的尘埃,覆盖了曾经的烽火。
护城壕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古老的城墙、深深的沟渠和静谧的水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战争中的号角声和士兵的呐喊。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防御工事有不同的名称,如英语中的“moat”,但它们的基本功能和象征意义相似。
护城壕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信息,也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护】
(形声。从言,蒦(huó)声。本义:保卫;保护)。
同本义。
【引证】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吏护还之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吾欲护汝。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从我杀贼护家室。 、
【组词】
护队、 护藏、 护梁、 护镜
2.
【城】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同本义 。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
【引证】
《说文》-城,所以盛民也。 、 《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 、 《史记·田单列传》-使老弱女子乘城。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百雉而城。 、 《谷梁传·隐公七年》-城为保民为之也。 、 《墨子·七患》-城者,可以自守也。 、 唐·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组词】
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 城曲、 城铺、 城堵
3.
【壕】
(形声。从土,豪声。本义:护城河)。
同本义。
【引证】
唐·许浑《登洛阳故城》-雁迷寒雨下空壕。
【组词】
壕闸、 壕池、 壕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