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4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42:09
势不两雄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两股强大的力量不能并存”。基本含义是指两个强大的对手或势力不能同时存在,必然会发生冲突或斗争,最终只能有一个胜出。
在文学作品中,势不两雄 常用来描述两个英雄或两个国家之间的对抗,强调其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任何两个对立的、力量相当的个体或团体。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军事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国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
同义词:
反义词:
势不两雄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力量平衡和冲突解决的认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军事或政治领域,也适用于日常生活和商业竞争。
在文化中,势不两雄** 体现了“一山不容二虎”的哲学思想,强调在竞争中必须有一个胜者。这种观念在社会竞争和个人发展中都有所体现,鼓励人们追求卓越,力争上游。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紧张和期待,因为它预示着一场激烈的对抗。在联想上,人们可能会想到历史上的著名战役或现代的竞争场景。
在个人生活中,势不两雄 可以用来形容两个朋友之间的竞争,或者在工作场合中两个同事之间的较量。这种竞争有时可以激发人的潜力,但也可能导致关系紧张。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风云际会势不两雄,
剑影刀光映苍穹。
一战定乾坤,
英雄泪洒长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两个战士在战场上对峙的场景,背景是硝烟弥漫的天空。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战鼓声和兵器的碰撞声,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wo tigers cannot share the same mountain",虽然不如势不两雄 这个成语精确,但也传达了相似的意思。
势不两雄 这个成语在描述竞争和对抗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反映了力量对比的现实,也激发了人们对胜利的渴望。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提高表达的深度和准确性。
夫秦齐雄雌之国,秦强则齐弱矣,此势不两雄之国。
秦与齐~,其雄者,乃得天下。
1.
【势】
(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同本义。
【引证】
《史记·货殖列传序》-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 、 《明史·海瑞传》-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组词】
势家、 失势、 权势、 势子、 势利、 势任、 势利场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4.
【雄】
(形声。从隹(zhuī),厷(gōng)声。从隹,与鸟有关。本义:公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雄,鸟父也。 、 《诗·小雅·正月》-谁知鸟之雌雄。 、 《诗·邶风·雄雉》-雄雉于飞。 、 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组词】
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