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1:5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52:11
“清镜”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清澈如镜的水面或物体表面,能够清晰地反射出影像。基本含义通常与清晰、透明、无杂质的状态相关联。
在文学中,“清镜”常用来比喻清澈的心灵或纯净的思想,如“心如清镜”。在口语中,可能更直接地指代清澈的水面或镜子。在专业领域,如摄影或光学,可能指具有高反射率的表面。
同义词中,“明镜”强调光亮和清晰,“澄澈”强调水质的纯净,“清澈”则通用性强,适用于多种清澈的场景。反义词则分别对应不清澈、不清晰、不透明的状态。
“清镜”由“清”和“镜”两个字组成。“清”字古已有之,意为纯净、清澈;“镜”字则指能够反射影像的器具。两者结合,形成了描述清澈反射表面的词汇。
在**文化中,“清镜”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内心世界,如“心如清镜”,强调内心的纯净和不受污染。这种用法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内心修养的重视。
“清镜”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宁静和纯净。联想可能包括清澈的湖水、明亮的镜子,以及纯净无瑕的心灵。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湖边散步时,看到湖面如清镜般平静,那一刻的宁静和美丽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心如清镜映明月,世事纷扰皆不侵。”
视觉上,“清镜”可能让人联想到平静的湖面、明亮的镜子。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水滴落在平静水面上的声音,或是镜子反射光线的细微声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lear mirror”,但在文学和比喻用法上,可能不如中文中的“清镜”丰富和深刻。
“清镜”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清澈和反射,更在文化和情感层面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深度。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镜】
(形声。从金,竟声。本义:照形取影的器具)。
同本义 古镜以铜或铁铸,也有用玉的,盘状,正面磨光发亮,背面有纹饰。
【引证】
《玉篇》-镜,鉴也。 、 《说文》-镜,景也。 、 《大戴礼记·保傅》-明镜者可以察形也。 、 《汉书·谷永传》-以镜考己行。 、 《战国策·齐策》-窥镜而自视。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对镜帖花黄。 、 唐·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镜之新开。
【组词】
镜袱、 镜心、 镜月、 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