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2:2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2:27:08
天真无邪: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或行为,表示这个人纯真、单纯,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缺乏经验或世故,表现出一种纯朴和善良的状态。
“天真无邪”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源自古代对儿童或某些品质的赞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其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天真无邪”常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强调道德和伦理的社会环境中。它与儒家思想中的“仁”和“礼”有一定的关联,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纯真和善良。
这个词汇常常带给人一种温暖和美好的感觉,让人联想到童年、自然和纯真的爱情。它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纯真状态的怀念。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总是保持天真无邪态度的朋友,她的乐观和纯真总是能够感染周围的人,给我们带来正能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喧嚣的都市里,我寻找一片天真无邪的净土,那里有孩子的笑声,有花的芬芳。”
看到“天真无邪”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孩子在阳光下无忧无虑地奔跑,背景是蓝天和白云。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孩子们清脆的笑声。
在英语中,“innocent”和“naive”可以对应“天真无邪”,但“innocent”更多强调无罪或无害,而“naive”则强调缺乏经验或世故。
“天真无邪”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库,还让我在描述人和事物时更加细腻和准确。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多重含义和文化价值。
小青年们听了,都放下碗筷,用潮乎乎的眼睛看着这个天真无邪的孩子。
于北蓓~的举动使我对那一夜的真实细节只留下模糊的记忆,却有一个刻骨铭心的温馨印象。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真】
(会意。小篆字形,从华(huà),从目,从乚(yǐn),从八。《说文》:“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匕,变化。目,眼睛。乚,隐藏。八,乘载的工具。本义: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
同本义。旧时所谓仙人。
【引证】
《说文》。按:六经无真字-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 、 《庄子·列御寇》-夫免乎外内之刑者,唯真人能之。 、 《列子·天瑞》。注:“太虚之域。”-归其真宅。 、 《庄子·大宗师》-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
【组词】
真人府、 真仙、 真君、 真味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邪】
(mòyé)。
古同疑问词“耶”。
【引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欺秦邪。 、 《世说新语·自新》-令名不彰邪。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何预我邪。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是且非邪。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资治通鉴》-可迎之邪。 、 《资治通鉴·汉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语助词,表反诘,吗)!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此画果真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