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3:27
“奋发图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努力奋斗,力求自强。它强调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自我提升来达到更高的目标或克服困难。
在文学作品中,“奋发图强”常用来描述主人公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鼓励他人或自我激励。在专业领域,如教育或企业管理,它可能用来强调持续进步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
同义词:自强不息、努力进取、奋勇前进 反义词:安于现状、自暴自弃、得过且过
“奋发图强”源自**传统文化,强调个人或集体通过努力来实现自我提升和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教育和励志领域。
在**文化中,“奋发图强”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个人通过自我努力来实现社会价值。在社会背景中,它常被用来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放弃,持续努力。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努力奋斗的人们。它激励我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坚韧和积极的态度。
在我的学生涯中,我曾多次用“奋发图强”来激励自己克服学上的困难。例如,在准备重要考试时,我会提醒自己要保持努力,不断进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风雨中奋发图强,
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心中的火焰永不熄灭,
只为那梦想的光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在逆境中努力工作的人,背景是日出或破晓的景象,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音乐方面,可以选择激励人心的背景音乐,如《Chariots of Fire》。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rive for excellence”或“work hard and be resilien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强调通过努力达到更好的自己。
“奋发图强”是一个充满力量和激励的词汇,它不仅在汉语中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也在全球范围内有着相似的表达。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提醒我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和坚韧的态度。
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西汉时,司马迁游遍了祖国的文化古迹,积累了许多史料素材,作为太史令,开始编撰《史记》。因李陵案发受牵连入狱,受宫刑。他出狱后,忍受巨大的精神与肉体的折磨,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完成130篇的巨著《史记》
年青人要~,为祖国的建设出力。
1.
【奋】
(会意。金文字形,中间是“隹”(鸟);外面象鸟振翅欲飞之势;下面是“田”,表示空旷的田野。本义:鸟类振羽展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奮,翚也。 、 张衡《西京赋》-奋隼归凫。 、 《淮南子·原道》-羽翼奋也。 、 《尔雅·释鸟》-雉绝有力奋,鸡绝有力奋。 、 《诗·邶风·柏舟》-不能奋飞。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 《聊斋志异·促织》-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组词】
奋翅、 奋翼、 奋翔、 奋鳞、 奋翮
2.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3.
【图】
(会意。从囗,从啚。囗(wéi),表示范围。啚(bǐ),“鄙”的本字,表示艰难。合起来表示规划一件事,需慎重考虑,相当不容易。本义:谋划,反复考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图,画计难也。 、 《诗·小雅·常棣》。传:“谋也。”-是究是图。 、 《仪礼·聘礼》-君与臣图事。 、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君不图与。 、 《战国策·秦策》-而天下可图也。
【组词】
试图、 图计
4.
【强】
强制,强迫。
【引证】
《考工记·梓人》-强饮强食。 、 《左传·文公十年》-三君皆将强死。
【组词】
强匄、 强媒硬保、 强劝架、 强邀、 强风情、 强为、 强起
劝勉。
【引证】
《周礼·司谏》。注:“犹劝也。”-强之。 、 《孟子》-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