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5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56:55
词汇“有色有声”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既有鲜明的色彩又有生动的声音,比喻事物形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感官体验。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有色有声”字面意思是指既有颜色又有声音。基本含义是指事物具有鲜明的视觉和听觉特征,给人以生动、具体的感受。
“有色有声”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有色”和“有声”两个词组合而成,用来形容事物的感官特征。在汉语中,类似的成语还有“有声有色”,意思相近,用法相似。
在文化中,强调事物的感官体验是一种审美追求。这个成语体现了人对于生活美学的重视,即追求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活泼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充满活力和色彩的场景,如热闹的市场、欢快的节日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如“那次去云南的旅行有色有声,每一处风景都让人印象深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有色有声,绿了枝头,响了溪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充满色彩的风景画,鸟语花香;结合音乐,可以是一首充满节奏和旋律的乐曲,让人心情愉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vivid and lively”,用来形容事物生动活泼。
“有色有声”这个成语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让我在描述事物时更加生动和具体。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提升我的语言魅力和表达能力。
其意以谓世之有声有色者,未有不争而得,亦未有不终磨灭者。
扬之则高华,抑之则沉实,~,有气有骨,有味有态,浓淡深浅,奇正开阖,各极其则。
1. 【有】
2. 【色】
3. 【有】
4.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