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0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08:37
五斗米道:五斗米道是**东汉时期的一种道教派别,由张道陵创立,因其信徒入教时需缴纳五斗米而得名。它是道教早期的一个重要流派,强调符咒治病、修炼成仙等教义,对后世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学语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五斗米道常被提及,用以描绘当时的氛围和社会状况。 口语语境:在现代口语中,五斗米道较少直接提及,但可能会用其来比喻某些需要付出小额代价才能加入的组织或活动。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学等领域,五斗米道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以探讨道教的起源和发展。
同义词:天师道(五斗米道的别称)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与现代组织对比,如教、**等。
五斗米道起源于东汉,由张道陵创立,后世逐渐演变为更复杂的道教体系。其名称来源于入教时需缴纳的五斗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和**需求。
五斗米道在东汉时期的社会动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仅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对当时的农民起义有一定的影响。
五斗米道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信仰和社会组织,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和历史厚重感。
在历史学*中,五斗米道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帮助我理解古代的和社会结构。
在创作历史小说时,五斗米道可以作为一个背景元素,增加故事的历史感和神秘感。
想象一幅画面:古代的道士手持符咒,周围是信徒们虔诚的面孔,背景音乐是古筝的悠扬旋律,这样的场景能够很好地体现五斗米道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组织如教的早期教派,也有类似的组织和信仰形式,但具体的教义和实践有所不同。
五斗米道作为一个历史词汇,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也反映了古代的和社会状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脉络。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
3.
【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米粒琐碎纵横之状。“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米”的字与米、粮有关。本义:谷物和其他植物子实去壳后的子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四注象米,十其介者,九谷之分也。-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 、 《礼记·明堂位》-米麜有虞氏之痒也。
【组词】
粟米;花生米
4.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