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0:53
刑官:字面意思是指负责执行刑罚的官员,通常指古代司法系统中负责审判和执行刑罚的官员。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可能更多地用于历史或文学作品中,指代古代的司法官员。
“刑官”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刑”指刑罚,“官”指官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在历史和文学领域中保留其意义。
在**古代社会,刑官是司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判决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秩序和个人的命运。刑官的形象在文化中既有正义的一面,也有可能被描绘为滥用权力的负面形象。
刑官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司法制度和刑罚的严酷,带来一种严肃和权威的情感反应。在文学作品中,刑官的形象可能引发读者对正义和权力的深层次思考。
在学*和研究**古代法律史时,我曾深入了解过刑官的角色和职责,这让我对古代司法制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司法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刑官”:
刑官坐堂,威严如山,
判决如铁,不容辩驳。
刑官的形象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法庭的场景,严肃的氛围和庄重的仪式。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位身穿官服的官员坐在高堂之上,手持判决书。听觉上,可能伴随着法庭的钟声和官员的宣判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职位可能是“judge”(法官),虽然在职责和形象上有所不同,但都是司法系统中的重要角色。
通过对“刑官”一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古代司法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这个词不仅代表了法律的执行者,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权力结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
1.
【刑】
同本义。
【引证】
《易·蒙》。注:“兑折为刑。”-利用刑人。 、 《吕氏春秋·顺说》。注:“杀也。”-刑人之父子也。 、 《韩非子·二柄》-杀戮之谓刑。 、 《易·本命》-阴为刑。 、 《吕氏春秋·音律》。注:“杀也。”-阴将始刑。 、 《史记·项羽本纪》-刑人如恐不胜。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刑马作誓。 、 《史记》-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
【组词】
刑牛、 刑牲、 刑马
惩罚。
【引证】
《史记·陈涉世家》-刑其长吏。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五人之当刑。 、 清·方苞《狱中杂记》-彼于刑者。 、 《孟子·梁惠王上》-从而刑之。
【组词】
刑吏、 刑民、 刑臣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