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0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07:40
词汇“廷诘”是一个较为文雅和专业的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文学和法律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廷诘”进行深入分析:
“廷诘”的字面意思是“在朝廷或法庭上质问、盘问”。其中,“廷”指的是朝廷或法庭,“诘”则是质问、盘问的意思。
“廷诘”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廷”字最早见于《周礼》,“诘”字则在《说文解字》中有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廷诘”逐渐成为描述古代法庭审问的专业词汇。
在古代**,朝廷和法庭是权力和正义的象征,因此“廷诘”一词带有浓厚的官方和法律色彩。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公正和秩序的追求。
“廷诘”一词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古代法庭上的审问场景,带有一定的紧张和压迫感。
在现代生活中,“廷诘”一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在阅读古代文献或研究历史时,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法律和政治制度。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廷诘”融入描述古代法庭审问的场景,增加作品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结合古代法庭的图片或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廷诘”一词所传达的庄重和严肃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廷诘”的词汇,但类似的法律和法庭审问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廷诘”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使用较少,但在学*和研究古代法律和政治制度时,了解这一词汇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廷诘”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法律和政治文化。
1.
【廷】
(形声。从廴,壬(tíng)声。廴(yǐn),建之旁。有引长之义。本义:朝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廷,朝中也。 、 《楚辞·王逸·九思逢尤》-虎兕争兮于廷中。 、 《汉书·陆逵传》-游汉廷公卿间。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廷叱之。 、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廷中皆大笑。
【组词】
廷臣、 廷吏、 廷推、 廷魁
2.
【诘】
(形声。从言,吉声。本义:询问,追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诘,问也。 、 《书·吕刑》-度作刑以诘四方。 、 《周礼·大宰》-五曰刑典以诘邦国。 、 唐·李朝威《柳毅传》-毅诘之曰。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直诘袁曰。 、 清·方苞《狱中杂记》-终不敢诘。
【组词】
反诘、 究诘、 诘询、 诘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