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8:33
词汇“宝犀”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词汇的可能含义和用法。
“宝犀”字面意思是由“宝”和“犀”两个字组成。其中,“宝”通常指珍贵的东西,如宝石、宝物等;“犀”则指犀牛,一种大型哺乳动物,其角在古代被视为珍贵药材和工艺品材料。因此,“宝犀”可能指的是珍贵的犀牛或犀牛角。
由于“宝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提及犀牛角作为珍贵物品的情况,但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被使用。
由于“宝犀”的使用场景非常有限,以下是一些假设性的例句:
同义词:珍贵犀角、犀牛宝角 反义词:普通犀角、无价值物品
“宝犀”这个词汇的词源可能直接来源于对犀牛角的珍贵性的认识。在古代,犀牛角因其药用价值和工艺价值而被视为宝物,因此“宝犀”可能就是直接指代这种珍贵物品。
在**古代文化中,犀牛角被认为有辟邪、解毒等功效,因此“宝犀”可能在古代文献中有所提及,但在现代社会,由于犀牛保护的需要,犀牛角的使用已经大大减少。
提到“宝犀”,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珍贵药材和工艺品,以及对犀牛保护的现代意识。
由于“宝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宝犀”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元素,代表珍贵和稀有。
提到“宝犀”,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犀牛的形象,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保护主题的图片或视频。
在不同文化中,犀牛角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象征意义,但“宝犀”这个词汇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宝犀”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对犀牛角珍贵性的认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背景。
1.
【宝】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宝,珍也。 、 《诗·大雅·桑柔》-稼穑维宝。 、 《诗·大雅·崧高》-以作尔宝。 、 《谷梁传·定公八年》-宝玉者,封圭也。 、 《国语·鲁语》。注:“玉也。”-以其宝来奔。 、 《论语》-怀其宝。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饰之帽。
【组词】
珠宝;宝函、 珍宝、 宝肆、 宝冕、 宝钏、 宝钗
2.
【犀】
犀牛。
【引证】
《说文》-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从牛,尾声。 、 《尔雅》郭注-犀,似水牛,猪头,大腹,庳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一顶上,一额上,一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椭,好食棘,亦有一角者。 、 《国语·越语》。注:’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有水犀。水犀之皮有珠甲,山犀则无。”-水犀之甲。 、 《汉书·平帝纪》-黄支国献犀牛。 、 《周书·王会篇》。按,犀角搅汤解诸毒药。-正南以文献为献。 、 《墨子·公输》-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
【组词】
犀牛望月、 犀分
犀牛皮。
【引证】
张逸少《北征凯旋诗》-犀衣颁七校,骏骑给千屯。
【组词】
犀帖、 犀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