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5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55:37
词汇“举用”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选拔、任用某人担任某个职位或角色。它强调的是通过一定的程序或标准来选择合适的人选,并赋予其相应的职责和权力。
“举用”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举”(选拔、推荐)和“用”(使用、任用)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就已经存在,并且在科举制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举用”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着其基本的选拔和任用的含义。
在传统文化中,“举用”与科举制度紧密相关,科举制度是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这一制度在历史上持续了上千年,对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举用”这个词给人一种正式和权威的感觉,它涉及到权力的分配和责任的赋予,因此在情感上可能带有一定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在个人经历中,“举用”可能与求职、晋升等职场经历相关。例如,一个人可能通过一系列的面试和评估被公司举用为某个重要职位的负责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又绿江南岸,举用贤才共绘蓝。”这里通过“举用”表达了选拔贤才共同建设美好未来的愿景。
视觉上,“举用”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景,考生们在考场中奋笔疾书;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宣布考试结果时的庄严声音。
在英语中,与“举用”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appoint”或“hire”,但这些词汇更多强调的是任命或雇佣的动作,而不像“举用”那样强调选拔的过程。
“举用”这个词在中文中具有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选拔或任用的动作,还涉及到一系列的程序和标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举用”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和运用这个词汇。
1.
【举】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举,对举也。 、 《广韵》-举,擎也。 、 《庄子·逍遥游》-其坚不能自举也。 、 《史记·项羽本纪》-举所佩玉玦。
【组词】
举桉、 举案
2.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