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1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16:03
“攧扑不破”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东西摔打也不会破裂。基本含义是指某种事物或理论非常坚固、牢不可破,无论怎样冲击或挑战都无法动摇其根本。
在文学作品中,“攧扑不破”常用来形容人物的信念、原则或某种理论的坚定不移。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固执或某种观点的不可辩驳。在专业领域,如哲学或科学,它可以用来描述某种理论的稳固性。
“攧扑不破”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其结构和意义在古代文献中有所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坚固、不可动摇事物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坚固和稳定是被高度推崇的品质。因此,“攧扑不破”这个成语在强调个人信念、社会价值观或科学理论的稳固性时,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这个成语给人以坚定、稳固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不可动摇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在表达时,它可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使听者感受到说话者的坚定和自信。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攧扑不破”来形容一个朋友的创业理念,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他都坚信自己的方向是正确的,并且始终坚持不懈。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如同攧扑不破的山岳,你的信念屹立不倒,在风雨中更显坚定。”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坚固的岩石或堡垒;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坚定有力的脚步声或心跳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ock-solid”或“unshakeabl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稳固和不可动摇的意义是相似的。
“攧扑不破”这个成语在强调事物的坚固性和不可动摇性方面非常有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坚定的信念和稳固的观点。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成语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加欣赏其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1.
【攧】
跌;摔。
【引证】
《水浒传》-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
【组词】
攧下来;攧手攧脚、 攧竹
2.
【扑】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击,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扑,挨也。 、 《广雅》-扑,击也。 、 《通俗文》-连杖曰扑。 、 《淮南子·说林》-荫不祥之木为雷电所扑。 、 《史记·刺客列传》-举筑扑秦皇帝,不中。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即扑杀汝。
【组词】
扑掌、 扑作教刑、 扑刑、 扑抶、 扑责、 扑枣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破】
(形声。从石,皮声。本义:石头开裂;破碎,碎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破,石碎也。 、 李贺《李凭箜篌引》-石破天惊逗秋雨。 、 《史记·项羽本纪》-沉船、破甑。 、 《荀子·劝学》-卵破子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恐其破璧。
【组词】
爆破、 破瓦、 破卵倾巢、 破剥、 破坠、 破溃、 破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