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0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00:12
减法 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运算,表示从一个数中去掉另一个数的部分。字面意思是从一个数量中减去另一个数量,得到剩余的数量。在数学符号中,减法通常用减号“-”表示,例如:5 - 3 = 2。
“减法”一词源自拉丁语“subtractio”,意为“带走”。在古代数学文献中,减法通常通过实际的物体移除来演示,后来逐渐发展为抽象的数学运算。
在许多文化中,减法被视为一种基本的生存技能,用于管理资源和预算。在现代社会,减法在财务规划和经济学中扮演重要角色。
减法往往与损失、减少和缺乏相关联,可能带来负面情感,如悲伤、焦虑或不安。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减法也可以代表简化、净化和聚焦,带来积极的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减法用于计算购物时的找零,规划家庭预算,以及管理个人时间。例如,我经常使用减法来计算我的月度开支,确保不超支。
在诗歌中,减法可以用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岁月如减法, 一页页翻过, 青春悄然离去, 留下沧桑的痕迹。
在不同语言中,减法的表达方式相似,如英语中的“subtraction”,法语中的“soustraction”。尽管词汇不同,但概念和运算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一致。
减法作为基本的数学运算,不仅在学术和专业领域中至关重要,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计算工具,也是理解和表达世界的一种方式。通过深入学习减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文化意义,从而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更灵活地运用这一概念。
1.
【减】
(形声。从水,咸声。本义:减少,由全体中去掉一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减,渻也。 、 《广雅》-减,少也。 、 《管子·宙合》-减,尽也。 、 《韩诗·巧言》。传:“少也。”-谮始既减。 、 《左传·文公十七年》-克减侯宣多。 、 《汉书·元帝纪》-太仆减谷食。 、 清·张廷玉《明史》-为减舆从。 、 清·方苞《狱中杂记》-增减要语。 、 清·洪亮吉《治平篇》-今昔而减。 、 清·袁枚《祭妹文》-减一分则喜。
【组词】
减算、 减膳、 减了口里的
2.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