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3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38:07
京辇(jīng niǎn)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京”和“辇”。其中,“京”通常指首都或大城市,而“辇”则是古代的一种车辆,多为贵族或皇室所用。因此,“京辇”字面意思是指在京城使用的辇车,常用来指代皇室或贵族的交通工具,进而引申为指代皇室或贵族本身。
在文学作品中,“京辇”常用来描绘古代皇宫的繁华或贵族的生活场景,增添一种古典和尊贵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特定的历史、文化讨论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可能会用“京辇”来具体指代某一时期的皇家车辆或相关文物。
“京辇”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京”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高大的土丘,后引申为都城。“辇”字则源于古代的车辆,特别是指用人力拉的车辆。随着时间的推移,“京辇”逐渐固定为指代皇家的车辆或贵族的交通工具。
在**古代,京辇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皇权的集中。在现代,虽然京辇已不再使用,但其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仍然被人们所重视。
提到“京辇”,我联想到的是古代皇宫的庄严和华丽,以及那种远离现代喧嚣的宁静和尊贵。这个词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深邃感,让人不禁对古代文明产生敬畏和好奇。
在我的学*和生活中,虽然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京辇”这个词,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或学***历史时,这个词常常出现,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皇宫的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京辇轻摇过紫禁,金碧辉煌映夜空。”
想象一辆装饰华丽的京辇缓缓驶过古代的宫殿,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声,这种场景不仅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听觉上也带来一种历史的回响。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指代皇室或贵族的交通工具,如欧洲的“皇家马车”(Royal Coach),虽然在具体形式和历史上有所不同,但都承载着类似的文化和象征意义。
通过对“京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词汇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这个词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知识,也加深了我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词汇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以更准确和丰富的方式进行交流和创作。
1.
【京】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京,人所为绝京丘也。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辨京陵。 、 《淮南子·览冥》-筑重京。 、 《吕氏春秋·禁塞》-为京邱若山陵。 、 《诗·大雅·公刘》-乃觏于京。 、 《三国志·公孙瓒传》-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
2.
【辇】
(会意。从车,两“夫”(男子)并行,拉车前进。本义:古时用人拉或推的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輦,挽车也。 、 《周礼·乡师》。注:“人挽行。”-与其輂辇。 、 《诗·小雅·黍苗》-我任我辇。 、 《左传·庄公十二年》-以乘车辇其母。 、 《左传·襄公十年》-辇重如役。 、 《战国策·赵策》-恃辇而行。 、 《汉书·李广苏建传》-扶辇下除。
【组词】
辇车、 辇舆、 辇夫、 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