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0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01:36
“烦恶”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烦”和“恶”。字面意思是指感到烦躁和厌恶,通常用来描述对某人或某事的不满、不喜欢或感到厌烦的情绪状态。
在文学中,“烦恶”可以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增强情感的表达。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加直接地表达个人的不满或不喜欢。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可能会用更精确的术语来描述这种情绪状态。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情感的强烈程度和具体情境的适应性。例如,“厌恶”可能比“烦恶”表达更强烈的反感。
“烦”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烦扰、烦恼。“恶”字则有厌恶、不好的意思。两个字组合起来,形成了描述复杂情绪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表达不满或不喜欢时往往更加含蓄,因此“烦恶”这样的词汇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表达深层的情感。
“烦恶”这个词让我联想到压抑的环境和无法逃避的困境,它唤起了一种想要逃离或改变现状的冲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多次使用“烦恶”来描述对某些重复且无意义任务的感受,这种情绪的表达帮助我清晰地传达了我的不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烦恶如影随形,在每个无光的角落里潜伏,等待着吞噬心灵的宁静。”
视觉上,“烦恶”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暗的色调和压抑的构图。听觉上,可能是低沉的背景音乐,伴随着不和谐的音符。
在英语中,“烦恶”可以对应为“disgust”或“repulsion”,这些词汇在表达上可能更加直接,但在情感的细腻程度上可能有所不同。
“烦恶”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帮助我表达复杂的情感,也让我在阅读和理解他人作品时更加敏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丰富我的词汇量和提高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1.
【烦】
(会意。从页(xié),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
烦躁,烦闷。
【引证】
《说文》-烦,热头痛也。 、 《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烦则喘喝。 、 《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烦气为虫。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 唐·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 、 《左传·昭公元年》-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
【组词】
心烦、 烦积、 烦困、 烦怨
2.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