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3:3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3:39:31
词汇“前册”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指的是书籍或文件的前一部分,尤其是指系列书籍中的第一本或前几本。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前册”字面意思是指书籍或文件的前一部分,通常指的是系列书籍中的第一本或前几本。
在文学语境中,“前册”可能用于指代小说系列中的第一本书。在学术或专业领域,它可能用于指代一系列研究报告或论文集中的前几篇。
“前册”由“前”和“册”两个字组成。“前”表示位置或时间上的在前,“册”指书籍或文件。在古代,书籍多以册页形式装订,因此“册”成为书籍的代称。
在**传统文化中,书籍的编排和阅读顺序非常重要,因此“前册”在文化上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代表开始和基础。
提到“前册”,可能会联想到知识的起点、学*的开端,给人以探索和期待的感觉。
在学术研究中,我经常需要阅读一系列的论文或书籍,了解“前册”的内容对于把握整个研究领域的脉络非常重要。
在创作一个关于时间旅行的故事时,我可以使用“前册”来指代记录过去**的书籍,为故事增添神秘感。
想象一本古老的书籍,翻开“前册”,伴随着纸张的沙沙声,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first volume”或“the initial par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指代系列中的第一部分。
“前册”这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学术和文学语境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帮助我们准确地表达和理解书籍的结构和内容。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专业词汇能够提升我们的沟通效率和准确性。
1.
【前】
(本义:前进)。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前,进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 《乐府诗集·陌上桑》-罗敷前致词。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聊斋志异·狼三则》-狼不敢前。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驰而前。 、 《庄子》-孔子下车而前。
【组词】
前却、 前迈、 前旌
2.
【册】
(象形。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象简册形。本义: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者。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古文又从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