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0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09:46
惠函:这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惠”和“函”两个字组成。“惠”通常指恩惠、好处,而“函”则指书信。因此,“惠函”字面意思是指带有恩惠或好意的书信,常用于正式场合,表示对收信人的尊重和友好。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惠函”可能用于描述古代文人之间的书信往来,带有一定的文雅和礼仪感。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更多出现在正式或商务通信中。 专业领域:在商务或外交领域,“惠函”常用于表示正式的邀请、感谢或通知,强调书信内容的正面和友好。
同义词:友好信函、礼函、贺函 反义词:警告信、责备信、抗议信
“惠函”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惠”字古已有之,意为恩惠、好处,而“函”字则指书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惠函”逐渐被用于更正式和礼貌的通信场合。
在**传统文化中,书信往来常带有一定的礼仪和尊重,“惠函”正是这种文化传统的体现。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商务和外交领域,使用“惠函”可以显示出发信人的礼貌和专业性。
“惠函”一词给人以正面、友好的情感联想,常与感激、尊重和友好联系在一起。在阅读或写作“惠函”时,人们可能会感受到一种温暖和尊重的氛围。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收到过一封来自主办方的惠函,邀请我发表演讲。这封信不仅提供了会议的详细信息,还表达了对我的研究工作的认可和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惠函”:
春风送暖,惠函至,
字字珠玑,情意长。
千里之外,心相连,
友谊之花,永不凋。
想象一封精致的信封,上面印有优雅的字体,打开后是温暖的话语和真诚的祝福。这样的视觉形象与轻柔的音乐相结合,可以增强“惠函”带来的正面情感体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riendly letter”或“cordial letter”,但这些词汇没有“惠函”所带有的深厚文化礼仪感。
“惠函”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书信的形式,更承载了尊重和友好的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惠函”可以提升沟通的礼仪感和专业性。
1.
【惠】
(会意。从心,从叀(zhuān)。本义:仁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惠,仁也。 、 《周书·谥法》-爱民好与曰惠。柔质慈民曰惠。 、 《孟子》-分人以财谓之惠。 、 《贾子道术》-心省恤人谓之惠。 、 《资治通鉴》-孙讨虏聪明仁惠。 、 《韩非子·内储说上》-夫慈者不忍,而惠者好与也。 、 《论语·公冶长》-其养民也惠。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彭有守多惠政。
【组词】
惠声、 惠育、 惠化、 惠心
2.
【函】
(象形。今隶误作函。本义: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圅,舌也。 、 《国语·楚语》。注:“入也。”按,如舌之在口中也。-若合而函吾中。 、 《通俗文》-口上曰臄,口下曰圅。 、 《广雅·释亲》-噱,圅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