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3:0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3:03:21
“率尔成章”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轻率地写成文章”,形容写作时态度不够认真,草率从事,文章质量不高。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指的是因为缺乏深思熟虑而导致作品不够精致或不够深刻。
在文学语境中,“率尔成章”可能用来批评某人的作品缺乏深度和艺术性。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做事不认真,草率了事。在专业领域,如写作、编辑或文学批评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指出作品的不足之处。
“率尔成章”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于对写作态度的描述。在古代文学批评中,这个成语就已经被用来评价作品的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文学创作被视为一种高尚的活动,需要作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率尔成章”这个成语反映了社会对于文学作品质量的重视,以及对于草率态度的批评。
这个成语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在联想上,它让我想到那些匆忙完成的工作,往往质量不高,需要重新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修正。
在我的写作经历中,我曾因为时间紧迫而不得不率尔成章,结果文章的质量确实不尽如人意。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无论时间多么紧迫,都应该尽量保持作品的质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笔下生花,非率尔成章,而是心血凝结。”
视觉上,我联想到一个匆忙写字的人,笔迹潦草,没有美感。听觉上,可能是快速敲击键盘的声音,缺乏节奏和韵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asty writing”或“sloppy work”,虽然不如“率尔成章”那样具有文化特色,但传达的意思相似。
“率尔成章”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任何创作或工作中都应该追求质量,避免草率和马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语言的精妙之处,并在实际应用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诗云:‘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后人多说率尔成章,不知江左尝有人于纸尾寄洞庭霜三百颗。
[白居易]又有句云:‘回首语秋光,东来应不错。’人谓先生~,予谓先生的然有理。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醉吟先生》
1.
【率】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捕鸟的丝网。本义:捕鸟的丝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象丝网上下其竿柄也。-率,捕鸟毕也。
2. 【尔】 (形声。本义:窗格花纹)。 同本义。
3.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4.
【章】
(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同本义。今称“乐章”。
【引证】
《说文》-章,乐竟为一章。 、 《礼记·曲礼》。疏:“谓乐书之篇章。”-读乐章。 、 苏轼《前赤壁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史记·吕太后本纪》-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
【组词】
章夏